
近日,《廣州市花都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正式印發?!毒V要》共有十三章、五十五節,透露著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方向,描繪了花都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的嶄新前景。
《綱要》提出,今后五年花都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全區GDP年均增速6%左右,構建“一核引領、三帶聯動、六大功能區支撐”產業新格局。
到2025年,“國際空鐵樞紐、高端智造基地、創新活力都會、綠色宜居花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花都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空鐵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成效顯著,廣深港澳科創走廊重要支點功能顯著提升,成為廣州北部人口經濟重要承載區和經濟增長極、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的航空都會區。
展望2035年,花都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將大幅增強,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全面建成“航空都會、樞紐花都”,成為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廣州國際大都市的重要板塊。
空鐵融合做大做強樞紐經濟
花都是白云國際機場和廣州北站所在地,大力推動和完善空鐵聯運大綜合交通體系,做大做強樞紐經濟、流量經濟,是打造樞紐花都的應有之義。
《綱要》提出,依托白云國際機場和廣州北站,建成暢聯全市、暢通全省、貫通全國、聯通全球的現代化交通體系網絡,實現廣州北站至白云國際機場空側快速直達、與廣州中心城區“半小時通勤”、與大灣區主要城市“1小時直達”、與泛珠三角地區“4小時通達”,切實增強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集聚輻射能力。
同時,構建大綜合交通體系,推動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廣佛環城際(廣州北—佛山西)、廣州地鐵24號線、廣中珠澳高鐵等加快建設,推動貴廣高鐵廣寧至廣州北站聯絡線、廣清永高鐵規劃建設,大力爭取更多軌道線路直通香港、深圳等大灣區主要城市。
“十四五”時期,花都將重點建設“三大樞紐”。
首先是大灣區北部國際消費樞紐。充分發揮空鐵樞紐的區位交通優勢,加快集聚國際國內消費資源,將花都建設成為廣州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節點。打造免稅購物中心,加快推進免稅旅游商業綜合體等項目建設,打造時尚消費中心,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廣州北站商務區、融創文旅城等消費地標,謀劃建設超大型綜合商貿中心。
其次是大灣區北部國際旅游樞紐。以高水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合作區為抓手,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以融創文旅城為核心,進一步集聚多樣性大型文旅綜合體,高質量、差異化打造冰雪花都、山水自然康養等特色精品旅游品牌,打造大灣區“一程多站”旅游的重要節點。引進世界知名旅游開發公司和旅游運營公司,整合串聯廣州北部和清遠南部生態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區域旅游共同體,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最后是國際航空物流樞紐。依托航空、鐵路、公路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抓住廣州物流布局大調整機會,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北部(花都)綜合物流樞紐園區。大力引進主基地貨運航空公司、綜合物流集成商等,完善配套服務體系,積極建設溫控物流中心,強化機場貨物集疏能力;吸引全國性、全球性物流企業總部或區域總部進駐。
“雙輪驅動”打造高端智造基地
“十三五”時期,花都區汽車、臨空、智能電子三大高端產業集群加速集聚,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綠色建筑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未來,花都將大力推動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發展臨空現代服務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花都產業基礎高端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構建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按照《綱要》,花都將筑建“一核引領、三帶聯動、六大功能區支撐”產業新格局,全力打造花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其中,一核即空鐵融合發展示范區;三帶即東部臨空數字創新帶、西部智造帶、北部生態文旅帶;六大產業功能區即汽車智造功能區、臨空數字經濟功能區、智能電子功能區、綠色總部經濟功能區、廣州北站商務功能區、生態文旅功能區。
具體來看,將打造兩千億級汽車產業、千億級智能電子產業、千億級臨空高科技產業、千億級綠色建筑產業,加快發展新材料、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制造業服務化轉型。同時,大力發展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推進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臨空現代服務業。
現代化高端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毒V要》提到,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主動對接中新知識城,融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完善創新服務體系,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和發展模式,建設廣深港澳科創走廊重要支點。
特別是,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電子等先進制造業、航空相關設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以及皮革皮具、服裝等優勢產業,大力培育引進創新型企業,提升本地重點領域的技術創新水平。積極開展創新型企業樹標提質行動,圍繞對企業政策扶持、平臺支撐、金融支持、人才集聚“四條”主線,扶持一批規模以上企業發展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助推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壯大成為規模以上企業。
擴容提質構建人口和經濟重要承載區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一部分,花都的目標很明確——全面塑造航空都會區新形象,構建廣州人口和經濟重要承載區。
為拓展國際空鐵融合發展新空間,按照規劃,花都將在5年內分類完成機場周邊29條村更新改造,5年內分類完成北站周邊3條村的舊村改造,加快建設10平方公里北站新城。
在交通建設上,一方面,構筑外聯內通的高等級路網。加快推進廣連高速、佛江高速北延線、佛清從高速、機場第二高速、花莞高速西延線等高速路項目建設,形成“三橫六縱”的高速公路網。加強區內重點功能區間的快速直連,加快推進花都大道(機場北進場路口至紅棉大道段)擴建改造工程、紅棉大道和機場北進場路(花都大道-山前旅游大道)等交通干道網建設,完善“七橫八縱”城市骨干路網。
另一方面,打造多層次、高效融合的城市軌道網絡。積極推進規劃新增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廣州地鐵18號線北延線)、24號線、29號線等高快速軌道線路。推進規劃新增地鐵9號線西延、35號線、36號線、41號線等普速線路,完善區內軌道網絡,覆蓋區內主要發展組團,形成“網格+放射”的軌道網絡結構。
高質量發展動力的根源,來自更深層次的改革。花都提出,堅持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核心,加快轉變和優化政府職能,大力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完善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配置體制機制,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
“十四五”期間,花都將更大力度推進營商環境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區、鎮(街)、村(社區)、網格四級一體的數字政府,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和新型監管制度。同時,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如健全土地集約高效利用機制、完善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制度、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積極發展技術要素市場、提高改革綜合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