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世昌紀念館落址于廣州市海珠區鄧氏宗祠內,展品陳列線長80米,通過近600張圖片和復印件、雕塑、模型、文字說明等,反映鄧世昌青少年時代、甲午海戰及其戰后影響,使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館內常年設有“鄧世昌與甲午海戰”專題陳列,舉辦了“中國艦艇百年滄桑”、“廣州解放五十周年”、“海珠軍民學習‘海空衛士’——王偉烈士活動”、“當代國防教育圖片展”、“忠魂頌”等一系列國防教育的陳列展覽和活動。
民族英雄鄧世昌,1849年生于番禺縣龍導尾鄉一個茶葉商人的家庭。18歲的鄧世昌毅然投筆從戎,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航海知識,他勤奮好學,以優異的成績于1871年畢業。服役于清朝海軍,先后參與臺灣、朝鮮、福建等地戰事。1887年北洋水師組建完畢,鄧世昌任致遠艦管帶。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鄧世昌英勇殉國。鄧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中英勇殉國后,其族人用清廷撫銀擴建為現今規模。1989年12月,鄧氏宗祠被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8月,在鄧氏宗祠建立鄧世昌紀念館。整座建筑恢復了清代式樣,祠堂的木雕亦精心復原,并涂上油漆,重現了鄧氏宗祠的原貌。
1999 年至今,共接待國內外觀眾近30萬人次,對現役軍人、殘疾軍人、老人及校中、小學生實行免費參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鄧世昌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