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廣州市教育局關于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全力做好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精神,更加充分地發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體功能,更高質量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的需求,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廣州市教育局印發了《廣州市教育局關于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全力做好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政策解讀如下:
一、開展課后服務的總體思路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創設條件,增強教育服務能力,做到課后服務“兩個全覆蓋”,即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確保課后服務全面、高質量開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效減輕家長負擔,共同構建良好教育生態。
二、主要內容
《通知》包括認識定位、服務原則、服務事項、管理機制、組織保障等五部分,對各區各校開展課后服務工作提出具體意見。
?。ㄒ唬┟鞔_五項要求
一是明確課后服務實現“兩個全覆蓋”。各區、各中小學校要積極創設條件,做到課后服務“兩個全覆蓋”,即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
二是明確課后服務遵循公益普惠和自愿參與原則。校內課后服務要堅持公益普惠原則,政府、學校、家庭共同合理分擔校內課后服務運行成本;要充分體現自愿原則,遵從學生和家長意愿,不得強迫或變相強迫學生參加,也不得勸退或變相勸退學生。
三是明確課后服務內容、服務時間、服務對象和服務模式。服務內容包含在校早餐、午餐、午休托管和下午課后托管,其中下午課后托管以基本托管服務為主,與素質拓展服務相結合,強調加強作業管理,使小學生基本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做到原則上作業不出校門。服務時間為正常上課日的早上、中午及下午放學后不早于當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時間后半小時。服務對象為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有課后服務需求的在讀學生。服務模式可靈活多樣,以學校為主、多方參與。
四是明確建立校外資源引入機制、完善成本分擔機制、完善教職工參與機制、鼓勵創新集約管理機制、完善安全管理機制等要求。
五是明確組織保障措施。強調落實各區、各校、家長職責,落實部門職責,強化統籌、監管、宣傳。
(二)體現四大特點
一是基本延續《廣州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穗教基教一〔2018〕17號)主要內容,保持政策相對穩定。自穗教基教一〔2018〕17號文實施以來,我市課后服務工作明確了實施方式,落實了資金來源,理清了成本分擔機制,建立了第三方機構入校監管機制,保障了教職工按勞取酬權益,共建共治共享型課后服務體系已基本成型。《通知》在內容上既對原有政策保持總體延續,又對原有政策相關舉措進行了優化,并融入了國家和省的新要求。
二是突出課后服務功能與作用,強化對落實“雙減”工作要求的有力支撐?!锻ㄖ窂囊饬x、原則到主要事項等,都聚焦于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強調做好做強校內主陣地,高質量滿足學生的托管需求和成長需求。同時結合“雙減”試點事項,進一步明確合理利用校外資源的要求。
三是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保障服務水平和質量。在服務時間上,推行“5+2”模式,要求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下午課后服務每天一般不少于2個小時,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時間后半小時。在服務內容上,鼓勵和倡導學校結合課程教學改革、辦學特色、學生成長需求,開展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拓展學生綜合素質的各類活動,并嚴把質量關和安全關。
四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推進午休“平躺睡”。結合教育部關于加強學生睡眠管理的要求,保障學生必要的午休時間,明確要通過增加資金投入、挖潛場地空間、增添設施物品等措施,積極創設學生午休“平躺睡”條件,盡最大努力為學生提供“舒適午休”服務。
(三)劃出五條紅線
1.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開展校內課后服務。
2.校內課后服務不得強迫或變相強迫學生參加,也不得勸退或變相勸退學生。
3.學校不得將課后服務作為學校教學的延伸,組織或變相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學科教學或補課。
4.學校不得把課后服務工作完全交給第三方社會機構,同時嚴禁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有償課程輔導(學科類等應試提分、升學考試類型的課程輔導)。
5.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
問答《廣州市教育局關于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全力做好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廣州市教育局印發了《關于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全力做好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現就相關問題解答如下:
問:中小學校在課后服務發揮什么作用?
答:中小學校要發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體功能,積極主動開展校內課后服務,更高質量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的需求,共同構建良好教育生態。
問:開展校內課后服務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課后服務必須遵循公益普惠和自愿參與原則。
校內課后服務要堅持公益普惠原則,政府、學校、家庭共同合理分擔校內課后服務運行成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開展校內課后服務。校內課后服務應充分體現自愿原則,遵從學生和家長意愿,不得強迫或變相強迫學生參加,也不得勸退或變相勸退學生。
問:校內課后服務包含哪些時段,主要服務內容是什么?
答:校內課后服務時間原則上為正常上課日的早上、中午及下午放學后,具體時間段可由各區、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學校正常上課日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下午課后托管服務一般不少于2小時,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時間后半小時。
課后服務包括在校早午餐服務、午休和下午課后托管三項內容。
問:下午課后托管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答:下午課后托管以基本托管服務為主,與素質拓展服務相結合?;就泄芊找獜娀鳂I管理,包括學生自主作業、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等,基本托管可安排教師答疑,但不得將其作為學校教學的延伸,組織或變相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學科教學或補課。
鼓勵和倡導學校結合課程教學改革、辦學特色、學生成長需求,整合校內外資源,組織開展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拓展學生綜合素質的社團活動、體育活動、藝術活動、科技活動、勞動實踐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等,以及由學校組織開展社會實踐類參觀、學習、訓練、體驗等活動。具體課后托管活動清單由學校會同家長委員會協商確定。
問:校內課后服務成本怎樣分擔?
答:校內課后服務產生的成本,由政府、學校、家長共同承擔。財政給予適當補助;學校可采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具體收費政策由相關部門另行規定,過渡期間按現有政策執行。鼓勵社會捐資支持校內課后服務工作。
問:教師參與課后服務能否取得報酬?
答:鼓勵和支持中小學教職工自愿參與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并按規定取得相應的勞務報酬。
問:學校如何選擇第三方社會機構?
答:課后服務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適當引進第三方社會機構參與課后服務,由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遴選,供學校選擇使用。有需要的學校應成立有家長代表參與的遴選小組,按規定程序遴選資質齊全、質量高、信譽度好的第三方社會機構進入學校提供有關服務。
問:如何保證課后服務安全和質量?
答:各學校要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并落實工作規范、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安全風險共擔機制,為學生購買校內課后服務期間的校方責任險、學生意外險等涉校涉生保險,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家校無縫對接,做到出入管理有序。對于提供服務的校外人員的品德、資格、健康狀況要嚴格把關。加強課程和活動內容審核,確保意識形態安全。
各區和學校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嚴格審核第三方社會機構提供的課后服務項目,強化服務質量評價、過程管理、安全管理和家長滿意度的跟蹤和監管。對出現服務水平低下、惡意在校招攬生源、不按規定提供服務、擾亂學校教育教學和招生秩序等問題的第三方社會機構,堅決取消入校資質,同時做好學生服務的有關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