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聚焦廣州“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 廣州中心四區怎么干?

  • 聽全文
  • 2021-07-28 09:34:54
  • 來源: 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規劃綱要 

  7月27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2021年總第108場),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規劃綱要主要內容及特點。

  越秀:加快探索釋放消費活力新路徑 經濟密度要保持全省第一

  越秀區“十四五”規劃綱要(下稱《綱要》)突出體現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越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郭環表示,對照廣州市賦予越秀區“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范區”這一總定位,《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7個“新”的具體目標,包括越秀區的經濟密度要保持全省第一,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70%左右。

  產業方面,郭環介紹,越秀區將以花果山國家超高清視頻產業應用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為核心,構建“雙核引領”的創新空間戰略布局,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以數字經濟、總部經濟為兩翼,構建“一體兩翼”產業發展格局。

  越秀區將緊緊抓住“廣州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快探索釋放消費活力新路徑。越秀區將實施商圈品質提升行動,以北京路成功創建全國示范步行街為引領,謀劃推進“南拓西聯東進”二期、三期項目,打響“全球活力、千年城脈、廣府商街”品牌;近期推動大南路至泰康路260米全天步行化,府學西街270米節假日步行化,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北京路步行化全線貫通。同時,越秀區將實施文化旅游提標提質行動,推出“最廣府”世界級經典文旅線路,以北京路、海珠廣場等為重點打造高品質文商旅融合發展新地標。此外,越秀區還將實施紅色文化傳承弘揚行動,充分發掘好紅色資源,引領紅色消費新風尚。

  “十四五”期間,越秀區將堅持全面改造、混合改造、微改造相結合,舉全區之力推進實施全域城市更新,有序疏解非中心城區功能。

  海珠:做強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城市更新“雙引擎” 全力打造數字生態城

  海珠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偉在會上對海珠區“十四五”規劃綱要進行詳細解讀。

  面向“十四五”,海珠區提出了“一定位、雙引擎、三平臺、四目標”。其中,“一定位”指逐步建成有活力有魅力有競爭力的數字生態城,“雙引擎”指做強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城市更新“雙引擎”;“三平臺”指“一區一谷一圈”,即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海珠區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四目標”指打造數字經濟示范區、產城融合引領區、城央生態宜居區、文商旅融合樣板區。

  孫偉表示,海珠區將全力建設“一區一谷一圈”,打造數字生態城。結合廣州市“一核引領”“兩極帶動”“三港輻射”“多點支撐”產業功能布局、海珠區產業規劃和城區功能提升等需求,構建“一區一谷一圈”發展布局。

  此外,海珠區還將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活力,構建高端創新要素集聚區。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發揮海珠區內中山大學、琶洲實驗室、大院大所等科研資源以及人才集聚優勢,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不斷提升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水平。

  海珠區將以數字經濟為引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錨定數字經濟示范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商貿、高端服務、會展文旅、智能建筑、都市型工業等支柱產業,前瞻布局類腦智能、區塊鏈、納米科技等未來產業,建設具有海珠區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

  荔灣:打造布局合理生態優美的產城融合先行區 高標準建設廣州西翼中央商務區

  荔灣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林雋就早前已印發實施的《荔灣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作解讀。《綱要》提出了荔灣區“十四五”時期“七個更加”的具體目標。一是戰略地位更加凸顯。廣州西翼中央商務區初具規模,產創聯動示范區、城市治理創新區、嶺南文化核心區、產城融合先行區建設形成先行示范作用。二是發展動能更加充沛。“十四五”時期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2500億元。三是改革開放更加深入。四是社會文明更加彰顯。五是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六是民生福祉更加豐厚。七是治理效能更加突出。“十四五”時期,荔灣區定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

  統籌“一帶兩區”,打造現代國際的廣州西翼中央商務區。全面強化白鵝潭商務區戰略引領,抓緊推進重點區域和功能組團建設與銜接,高標準建設廣州西翼中央商務區、千年商都RBD(休閑商務區)、嶺南生活CLD(中央生活區)。

  強化大建設,打造布局合理生態優美的產城融合先行區。加快打造開放通達的廣州西部交通樞紐,加快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項目建設,爭取廣州南站至廣州站聯絡線、廣佛江珠城際在荔灣區設站。加密廣佛兩地對接通道,完成廣佛出口放射線二期、東沙隧道建設,力促廣佛大橋系統工程、玉蘭路—港口路過江通道等灣區互通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逐步建成沿江11公里的白鵝潭大道。全面推進63個老舊小區微改造、20個舊村改造和18個舊廠改造。推動城中村全域改造,城市更新建設項目總投資超1404.9億元。

  抓好大招商,著力發展總部經濟、現代商貿、醫藥健康、特色制造四大支柱產業,培育壯大文旅創意、現代金融、數字經濟、建筑及設計四新產業,以產業帶動專業市場轉型升級。

  此外,據林雋介紹,目前,聚龍灣片區啟動區已全面鋪開數據摸查、產業規劃、城市空間規劃等各項工作,標志著聚龍灣全周期管理示范區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

  天河:打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兩大產業集群 到2025年GDP將達7000億元

  天河區“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該區要建成世界級中央活力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區。面向這一遠景目標,天河區在“十四五”時期將如何作為?會上,天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饒潔怡進行全面解讀。

  天河區將重點打造天河中央商務區、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天河路商圈、沙河片區等平臺,強化重大平臺協同聯動發展,構筑“兩軸兩帶多片區”的空間發展格局。其中,依托現代服務經濟發展軸和臨江高端經濟帶,做優做強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和數字經濟,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打造廣州沿江產業帶核心引擎,并帶動產業協同互補。依托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發展軸以及中部創新帶,加速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集聚,全方位支撐廣州科技創新軸建設。

  天河區將以城市更新開拓發展空間,統籌推進16個城中村改造、30個舊廠改造和41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為科創產業、公服設施等騰出空間,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產城融合發展。未來五年,預計可新增1000萬平方米以上的產業面積。到2025年,天河區GDP將達7000億元,年均增長6%左右。

  “十四五”時期,天河區將充分發揮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引擎作用,大力發展金融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商貿業、高端專業服務業和現代都市工業等五大主導產業,打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兩大產業集群。

  此外,天河區將搶抓高鐵入城機遇,高標準改造廣州東站、打造廣州國際金融城站等5個城際鐵路樞紐,打造“九縱十一橫”主干路網,構筑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交通樞紐。在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方面,加快天河外國語學校智慧城校區、清華附中灣區學校(二期)等項目建設,“一校一策”實施校園功能微改造,多措并舉緩解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壓力,“十四五”期間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將超28000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